序
于试
常德市管的石门县是个山区,重峦叠嶂。在县城之南,有个叫作蒙泉的地方,出了一个身高1.67米的土音乐家。他的脸如同古铜色的土,朴实健康;他的目如同蒙泉泡过的水,光彩照人;鼻梁中直,表现他对事业的执着。虽然进城十多年,仍然掩饰不住山里人的本色。
记得还是前年,在省里就听说了年近半百的袁泽南,从农民到老师到小学副校长,一直爱好声乐,喜欢拉二胡。他在教唱童歌的过程中,感到歌源不足,突发奇想,如果把小学课本上的短小的古典诗词,谱曲演唱,一能丰富少年儿童的乐感、美感,二能刺激小学生读书趣味,加强记忆背诵,几多好!于是,偶有所得,抓住灵感,即刻运笔玩味。五多年来,苦心推敲,夙夜吟咏,滴水成河。他利用业余时间,集中精力将人教版(A版)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,语文课本上的诗词全部谱了曲,共约170余首。
去年到石门县楚江镇第二完全小学采访,恰遇其人。也由于我对音乐感兴趣的缘故,写过一些歌词,所以和他多聊了几句。他谈了出书的想法。当场,我们在教室里,听孩子们作了生动的歌唱,还有学生边唱边表演。果然童趣漫溢,琅琅如玲。接下来我们合影留念,不能不高兴呵。
今年春上,复至该校。老袁郑重地又谈了歌曲的事,说作了些改动,打了一份原稿给我。我欣然答应传上去。后来,转给了省花鼓戏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家欧阳觉文先生,恭请他评点。待一星期之后,欧阳先生告诉我已批阅完毕。我即丢下手头之事,赴贵处拿取。先生不仅逐篇作了圈点批改,还写了累计草评,另外打印了一份几百字的短评。他谦虚地嘱我润饰一下短评,再寄给作者。
袁老师的潜心谨慎的态度,欧阳先生的作嫁衣裳的精神,堪为青年人榜样。
对于谱曲,我不懂。和大多数人一样,不会演戏会看戏,听起来舒服与否的感觉还是有的。舒服,就能使人喜欢,喜欢就想学唱,如回到孩提时代。
试举唐朝诗人孟浩然的《春晓》:
1=bE 2/4 中速
1 1 2 3 1∣3 6 5 1 3∣2 1 2 3 5∣6 5 3 2 1 ∣∣
1、3 春眠不觉 晓,处处闻啼 鸟。夜来风雨 声,花落知多 少?
1 1 2 3∣1 -∣3 6 5 1∣3 -∣2 1 2 3∣
2、 春 眠 不 觉 晓, 处处 闻啼 鸟。 夜来 风雨
5 -∣5 3 ·∣3 -∣6 5 3 2∣1 - :∣∣
声, 花 落 知 多 少?
其旋律简单明快,起伏柔和,音域宽泛适度。因为诗句不长,作者使用了反复吟唱的手法,节奏上作“快—慢—快”处理。似乎感觉到,春天到来了,惊喜鸟叫,细雨在过滤空气,清新扑鼻而来;而当同一音节放慢时,能觉察出诗的思考、诗的感叹。思考季节变化,感叹时事不定;最后,又回到快节奏,给人留下鸟啼虽无意,落花却有情的不尽韵味。
特别是由孩子们口里唱出,稚音雅趣,诗意无穷,逼人返老还童。余观全部歌曲,互不雷同,各有风致,韵律十分流畅,皆宜孩子们传唱表演。
时在午间休息,作者还让我欣赏了他拉的二胡独奏曲《赛马》、《良宵》、《喜唱丰收》,手法娴熟,非同凡响。他笑言,我是伯牙抚琴遇钟子期呀。
我决定帮助他出书,不然,真是太可惜了。
这种音乐唱本的独出心裁,在全国可谓凤毛鳞角。如果能幸运入选成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辅资料,毋庸讳言,会助推当今中国少年说的读书热,令孩子们欢呼雀跃。
是为序。
2013.04.02
(作者为当代作家、楹联家,书画家,潇湘在线主编)